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

隨著氣候變化加速,與氣候相關的極端事件發生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,過往的天氣規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。2023年,內地和香港遭遇了極端天氣事件,包括河北省的特大暴雨和香港「500年一遇」的暴雨。這些事件引起了公眾對氣候變化潛在風險的廣泛關注。

目的

恒隆致力採取積極的措施來適應氣候變化。我們的目標是預測氣候變化並為其所帶來的影響做好準備,優先考慮物業使用者的人生安全和保障,保護我們資產的價值,並滿足市場對可持續發展和韌性建築日益增長的需求。

策略

Roadmap icon

清晰的路線圖

在「直至2025年的適應路線圖」的指引下,我們制定了廣泛的氣候變化適應措施,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,並管理其帶來的影響。

Technical Analysis icon

技術分析

我們對旗下物業進行深入的氣候災害及脆弱程度評估,以分析其在氣候風險下的暴露程度、現有風險控制和額外的適應能力。評估根據科學預測和資料,考慮水災、熱浪和颱風等氣候災害的情況。

Adaptation Measures icon

適應措施的應用

我們根據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強度及其對個別建築物、基礎設施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來評估每個物業的脆弱程度。獲取相關資訊後,我們可以規劃和推行措施,以提高旗下物業的氣候適應能力並降低風險。

直至2025年的適應路線圖

Image

自2021年起,我們對旗下物業展開了仔細的技術分析,以評估各物業面臨的氣候風險,並規劃適當的氣候適應措施,目標是在2025年或之前完成這些分析。截至2024年3月,我們已為旗下25座物業完成技術分析,分別占現有物業和發展項目總樓面面積的94%和83%。

我們無法消除氣候變化帶來的實體風險。但透過制定和實施基於科學的氣候適應計劃,資產擁有人可以採取措施降低風險、提高安全性並增強應對能力。

John Haffner

副董事 – 可持續發展

成功故事:天津恒隆廣場﹙內地﹚

旗下物業天津恒隆廣場坐落于海河沿線繁華的商務區,近年來面臨日益嚴重的暴雨威脅。2016年7月,一場特大暴雨讓使全市降雨量達到破紀錄的250毫米,對物業造成了人民幣164萬元的損失。

Riverside 66, Tianjin

通過仔細的分析和評估,我們確定了26項專門針對水災風險較高地區的改進措施。這些解決方案既多元化又具成本效益。例如,建造雨水庫以處理雨水過量倒灌的問題,這些水庫有雙重用途:既有助於控制溢流,也可將儲存的雨水重新利用於灌溉和沖洗。

為了處理水淹情況,我們安裝了高效水泵及輔助設備,如輔助喉管和水管。同時,我們也策略性地放置蓄水盤以防止下滲,並升級了發電機和水泵,以提供額外的水災預防。此外,我們與當地政府密切合作,提升物業周邊的雨水排放系統。通過實施這些全面措施,天津恒隆廣場成功抵禦了惡劣天氣。在隨後的幾次大量降雨事件中,該物業有效地管理了水災風險,保障了我們的資產和物業使用者的安全。 

為所有重要設施進行評估以防受到水浸影響

為所有重要設施進行評估以防受到水浸影響

所有地下室機房已設置防水閘

所有地下室機房已設置防水閘

結語

Riverside 66, Tianjin

從天津恒隆廣場的經驗可以看出,我們在實施氣候適應策略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。通過強大的水災預防措施,我們成功地保護了物業及其使用者免受異常高降雨帶來的負面影響。

未來,我們將繼續尋找並實施更多的氣候適應措施。例如,我們計畫通過改造設備、安裝水災偵測和預警系統、在潛在進水口設置防水閘等措施來增強適應能力。無論遭遇熱浪、颱風或其他極端天氣事件,我們都致力於為所有租戶和顧客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風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