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隆數學獎得獎者專訪系列 —— 數學為未來開創無限可能

集團資訊 | 2022年7月1日
Image

數學引人入勝之處,不僅在於其研究帶來的滿足感,還可提升邏輯推理能力,發掘事物的無限可能。不少人從小研習數學,因而建立了堅實的數學基礎,並為自己的事業發展帶來更多選擇。

 

今期接受訪問的是2004年恒隆數學獎銅奬得主劉愷堃及2008年恒隆數學獎優異獎得主之一馮俊晧。他們現時同在海外大學工作,兩人均認同,中學時所累積的數研經驗使他們鍛鍊得一身數理好武功,好讓他們及後在科研領域發展得心應手。

Image
2004年恒隆數學獎銅奬得主劉愷堃
Image

2008年恒隆數學獎優異獎得主之一馮俊晧 

連:《連繫恒隆》

劉:劉愷堃

馮:馮俊晧

 

連:可否介紹一下你現時的工作?內容與數學有甚麼關係?

 

劉:我現時在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(Simon Fraser University)擔任助理教授,專注理論量子光學(theoretical quantum optics)和量子資訊(quantum information)研究。量子物理學看似一門普羅大眾難以解理的學科,但其實它背後的原理,與我們日常生活接觸到的科技,例如電腦運行速度、訊息傳送的快慢、探測儀器及各種感應器的靈敏度等息息相關。若然我們要突破這些科技的極限,最終都要靠量子科學來開拓未知的科技邊界。從小研習數學,讓我現在可以運用數學的知識和方法,來處理複雜的量子物理問題。

 

馮:我現時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(Columbia University)從事基因組學相關的研究,主要是單細胞測序分析,通過基因排序、基因變異、中樞神經系統和細胞病變等方面的數據分析,我們希望可以更加理解認知障礙症、癌症等的成因,從而研發更有效的新藥物和更普及的個性化治療。雖然我的工作看似與數學無關,而我中學時期更沒有修讀生物學!然而,我現在正是運用數學去完成數據分析工作。

 

 

連:你的研究對人類未來的生活會產生甚麼影響?

 

劉:我醉心研究量子物理學,不僅是出於自己一直以來對這學科情有獨鍾,滿足自己的興趣和好奇心外,我更希望我的研究能夠發掘出改進世界的科技。要進一步突破現今科技的極限,我們必須深入到量子技術的研究領域,這樣才有機會改善人類的生活,為人類帶來實質的貢獻。

 

馮:我從數學訓練中獲得今天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,讓我可以理解更多不同學科的理論。與其設限只鑽研某一個領域,我更享受運用數學教曉我的能力,探索不同範疇。試想想,在全球70多億人口中,如果你是發現新事物的第一人,那份滿足感真的非筆墨能形容,若能夠為人類集體文明、智慧而努力,我會很自豪。

Image
Image

連:你今天的成就,都是始於數學。當年為何你會參加恒隆數學獎?這個比賽為你帶來甚麼?

 

劉:當時是入大學前的暑假,我在母校沙田官立中學王徽老師指導下,第一次如此認真地研究數學。在整個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,令我發現數學確實是無處不在。身邊日常的大小事情,都會與數學扯上關係,而我與隊友亦挑選了「畫鬼腳」這民間小遊戲,運用數學方法去解釋當中牽涉的邏輯、機率和變化。受教育制度本身的結構影響,香港的學生一般都較以考試為本,所以參加研究工作,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。研究本身沒有對錯之分,反而是要注重研究過程和結果的由來是否合乎邏輯、及讓其他人易於明白,在沒有前設下與其他人交流、分享大家的想法,才可讓你以全新方法看待事物。

 

馮:當年參加恒隆數學獎,到後來的博士論文,我都是自己一個人進行。至現在參與研究工作越久,我越發現原來數學、科學研究,並非一個人的事,而是集體努力的成果。我曾試過獨自對着論文題目苦思良久,卻發現得着遠不及我與教授、研究團隊中的其他隊員傾談十分鐘!我相信恒隆數學獎正正為中學生提供機會,讓大家為同一個目標而奮鬥、與不同的人交流意見,對自己將會有更大的啟發。

 

 

連:在你的成長或學習生涯,曾否有過啟蒙老師?或曾否遇上令你欣賞的人物?

 

劉:我就讀高中時的物理和數學老師,當年已給予我很大的空間自由探索,這亦令我決定日後繼續進修物理學;美國蘋果公司創始人Steve Jobs亦啟發了我,令我領略到無論從事那一個行業,溝通都至為重要。這位蘋果前行政總裁非常重視與顧客的溝通,亦十分理解顧客的需要。他的其中一個營商哲學,就是推出的產品必是自己員工也想購買的產品。套用至我的研究哲學,如同我們進行學術研究時,很多時會不自覺將重點放在雕琢技術細節,而忽略如何向其他人清晰易明地闡述論文的研究過程和結果。因此我時常與學生分享,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科學家,不能夠只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,埋頭苦幹自己做研究,還要闡明研究成果,吸引到其他人的興趣。

 

馮:剛進入芝加哥大學時,我並沒有全心投入數學,因為我也對經濟學的課程感興趣。但第一年我修讀Paul Sally教授的課程影響了我,使我在本科和後來的研究生學習期間全情投入數學。那時的Sally教授已經快80歲,身體狀況不是太好,行動不便,視力更只餘一半,平日課堂都是靠聲音去辨別學生。但面對如此的障礙,他也堅持繼續做研究和教學,其鬥志令我由衷敬佩。

Image
Image

連:你對有志從事數學研究的後輩,有甚麼分享或勉勵?

 

劉:數學真是一門非常有用的學科,與其他很多學科都互有關連。以現時我研習的物理學為例,其實也須要運用數學工具、方法,去了解不同的物理現象。當然,物理學家一般不會像數學家般,在數值上追求百分之百的精準,而會取近似值以進行下一步研究,但兩者都必先要有堅實的數學基礎。一般來說,香港學生在學習上都較着重追求答案,但這往往忽略了過程,即事情發生的「故事」。作為物理學家,我希望我的學生除了追求答案,也要了解研究起點走到終點往往存在很多分支,所以更重要是理解當中的原理,享受整個解題的過程,以及在研究時衍生出來的其他議題,這可能更為有趣。

 

馮:你永遠不會知道將來會遇到甚麼機會和際遇,因此,把握機會接觸、學習新事物,多與不同的人交流、溝通,打好自己的知識基礎,一定可啟發自己在將來探索更多。就像我的事業路途,大學修讀數學,隨後進入金融機構實習,至現在竟然從事神經生物學研究,這是我自己也意想不到的發展道路。最近我讀到一篇十多年前發表的論文,標題為《Mathematics is biology’s next microscope, only better; biology is mathematics’ next physics, only better》,令我印象深刻。不同的學科,可以互相補足,推動共同發展和進步,所以鍛鍊好自己有廣闊的知識基礎,將可為你的前路開拓更多可能。

 

 

連:你平日有甚麼嗜好?如果當初沒有走上科研之路,你有其他夢想的事業發展嗎?

 

劉:我喜歡旅行。因工作關係,我曾經在德國居住了兩、三年,那段期間共遊歷了16個歐洲國家,這算是我一段相當「自豪」的經歷。如果當初沒有走上科研之路,我可能會當導遊,一邊周遊列國,一邊向遊客訴說各地的歷史故事;或者我會回到香港,成為中學的物理老師,繼續傳授自己熱愛的物理知識給一代又一代的學生。

 

馮:我平日喜歡到公園走走,散步、賞花,亦愛相約舊同學到唐人街品嚐中式點心,回味一下香港的味道,始終因為疫情,已經三年沒有回香港了!我也愛觀看烹飪節目,去年更開始愛上編織毛冷,這都是很好的減壓方法。我相信即使不是從事現時的生物學研究,我都會選擇與數學、研究有關的職業。無論是哪個領域的工作,我相信都會應用到我喜愛的數學。

Image
Image

連:你有否考慮過回到香港發展?

 

劉:要進一步推動全球科技發展,進入量子科技研發領域是必然階段。過去兩年,世界各地,包括中國內地、歐洲和美國等都投入大量資源在此領域,但香港的投放實在太少,再且在美國、加拿大等地方,較容易找到研究的合作夥伴。我仍然希望專注量子物理研究,所以未來會留在研究資源較為充足的地方工作。

 

馮:工作一直是我的首要考慮,再由那份工作決定我去哪裡發展。如果有合適的工作機會,當然也想回香港發展,我在港的家人也一定會很開心。無可否認,在美國的科研工作機會是較多,資源較充裕,亦有更多機會與不同的研究人員交流。

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