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恒隆與合和實業共同發展的德福花園於1980年至1982年期間落成,共有41幢樓宇提供合共近5,000個單位。屋苑位於九龍灣車廠上蓋,毗連九龍灣站,開創車站上蓋大型住宅項目的先河,為居民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。「鐵路上蓋」的發展概念塑造了香港大眾對於「優越位置」的印象,此後,恒隆亦成功發展了多個位於港九各區的鐵路上蓋項目。
2025年,恒隆迎來6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,《連繫恒隆》推出特別篇,回顧我們聯繫社區的旅程、與社會共同成長的故事。首篇聚焦九龍灣 ―由香港開埠初期的工業腹地,到現在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宜居社區,恒隆一直參與及見證當區的發展。自發展淘大花園和淘大商場開始,至最新的皓日(THE APERTURE),我們建造的不只是建築物,而是建設和塑造整個社區,為一個又一個家庭帶來安居樂業之所。
九龍灣在二十世紀初期是一片天然海灣,隨着戰後香港人口急增,政府加大力度填海造地發展,直至1970年代大規模填海工程完結,才逐漸形成今日大眾所認知的九龍灣地貌。
1970年代以後,香港經濟發展蓬勃,市民逐漸累積財富,對生活質素和居住品質的追求逐漸提升。恒隆把握城市發展機遇,先後於九龍灣發展兩個大型住宅項目,見證九龍灣從工業區轉型為住宅區的歷程。
由恒隆與合和實業共同發展的德福花園於1980年至1982年期間落成,共有41幢樓宇提供合共近5,000個單位。屋苑位於九龍灣車廠上蓋,毗連九龍灣站,開創車站上蓋大型住宅項目的先河,為居民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。「鐵路上蓋」的發展概念塑造了香港大眾對於「優越位置」的印象,此後,恒隆亦成功發展了多個位於港九各區的鐵路上蓋項目。
此外,恒隆向香港淘化大同有限公司收購廠房地皮,並重新發展為另一個大型發展項目-淘大花園及淘大商場。該項目由1981年起相繼落成,距離九龍灣站僅有數分鐘步程,供應近5,000個住宅單位及總樓面面積達527,000平方呎的大型商場,結合住宅與商業空間。
隨着淘大花園陸續入伙,商場的設施及商戶越趨多元化,包括超級市場、教育中心和戲院等,為周邊居民提供更豐富的生活及娛樂選擇。值得一提的是,1980年代,九龍灣至觀塘一帶雖然已逐步發展為住宅及工業林立的社區,但淘大商場是當時整個九龍東少數大型商場之一,因此它不僅服務屋苑居民,更為九龍東一帶上班的市民提供一站式購物和娛樂消閒體驗,提升整個社區的生活質素,正是1980年代香港步入小康社會的最佳寫照。
「淘大花園第一期之淘大商場,經已發展為牛池灣的社交、商業及購物中心,擁有食肆、銀行、醫務所、商舖及政府部門;本公司之行政總部亦設於此商場內。」
恒隆創辦人陳曾熙先生在香港淘化大同有限公司(恒隆地產有限公司前身)的1981至82年年報《董事局主席報告》內對淘大商場之描述
時至今日,隨着區內不少新的甲級辦公樓相繼落成,多座政府大樓及文化場地陸續啟用,九龍灣以至九龍東已從傳統的工業區,搖身一變成為繼香港島中環以外,另一個核心商業區。不變的是,恒隆一直堅持「只選好的 只做對的」理念,不但致力優化淘大商場的購物選擇,亦在區內繼續發展全新的高尚住宅項目,為社區注入活力。
展望未來,恒隆將繼續秉持追求卓越的理念,打造優質的生活空間。我們相信,透過不斷創新和精益求精,能夠帶來真正意義上的「優享生活」,讓每個人都能在恒隆用心打造的空間裏,書寫溫暖而獨特的生活故事。